ròu shēng

髀里肉生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bì lǐ ròu shēng 怎么读

注音 ㄅ一ˋ ㄌ一ˇ ㄖㄡˋ ㄕㄥ

繁体髀裏肉生

感情 中性成语

髀里肉生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出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 语法:

    髀里肉生作谓语、定语;形容虚度时光。

  • 英语:

    The things grow fleshy again--a sigh of regret about one's idleness.

  • 近义词:

    髀肉复生

髀里肉生的出处

折叠展开

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髀里肉生的典故

折叠展开

公元201年, 刘备在汝南被曹操打败, 一时无路可走, 便暂时投靠荆州刺士刘表。一连几年, 荆州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刘备也就一直闲居着。一天, 刘表同刘备一起饮酒闲谈。席间, 刘备起身上厕所,发现自己大腿上新长了不少肉,肥胖了, 不禁感慨万分, 流下泪来。回到座位上, 刘表看到他脸有泪痕, 觉得奇怪, 便问他是何缘由。刘备长叹一声说:“过去我南征北战, 常常身不离鞍, 腿肉消失;如今不骑马征战, 腿肉复长。日月飞逝, 而复兴汉室的事业却毫无进展, 眼看自己也老了, 所以悲伤。”

髀里肉生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髀里肉生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ì), 骨部,共17画

(名)〈书〉大腿;也指大腿骨:抚~长叹。

读音(lǐ), 里部,共7画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读音(ròu), 肉部,共6画

(1)(名)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

(2)(名)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冬瓜~厚。

(3)(形)〈方〉不脆;不酥:~瓤儿西瓜。

(4)(形)〈方〉性子缓慢;动作迟钝:~脾气。

读音(shēng), 生部,共5画
[ shēng ]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2. 造出:生产。

3.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5.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7.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练的:生手。

13. 未经炼制的:生铁。

14.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 甚,深:生怕。生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 词尾:好生休养。

2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