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án shū kēng

燔书阬儒

  • 结构
  • 感情
  • 年代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fán shū kēng rú 怎么读

注音 ㄈㄢˊ ㄕㄨ ㄍㄤ ㄖㄨˊ

繁体

感情

燔书阬儒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 出处:

    《汉书 地理志下》:“昭王曾孙政并六国,称皇帝,负怙威,燔书阬儒,自任私智。”

燔书阬儒的出处

折叠展开

昭王曾孙政并六国,称皇帝,负怙威,燔书阬儒,自任私智。

-----东汉·班固等·《汉书·地理志下》

燔书阬儒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燔书阬儒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án), 火部,共16画

(1)(动)焚烧。

(2)(动)烧。

读音(shū), 乛部,共4画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读音(kēng), 阝部,共6画

同“坑”。

读音(rú), 亻部,共16画

(1)(名)春秋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术|~生。

(2)(名)旧时指读书人:~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