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 wēi

具体而微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jù tǐ ér wēi 怎么读

注音 ㄐㄨˋ ㄊ一ˇ ㄦˊ ㄨㄟ

繁体具軆而微

感情 中性成语

具体而微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具体:大体具备;微:微小。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些。

  •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 语法:

    具体而微紧缩式;作宾语、定语;指内容大体都有。

  • 示例: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然而这位不甘落后的先生,就利用他的士兵无代价的强迫劳动,所谓‘兵工’,具体而微的筑造起来。

  • 英语:

    small but complete

  • 近义词:

    窥豹一斑

  • 反义词:

    硕大无朋、大而无当

具体而微的出处

折叠展开

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战国·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公孙丑上》

具体而微的典故

折叠展开

有一次,公孙丑和孟子作了一次长谈,从假如孟子担任齐国的卿相会不会动心谈起,一直谈到什么样的人就是圣人。公孙丑问孟子:“孔子的学生宰我、子贡,很有口才,善于辞令,而冉有、闵子、颜渊,是长于修养德行,孔子呢,这两个优点他都有,但是孔子自己却说:我在辞令、德行方面还不够。这就可以说明:孔子是一个圣人,你也可以比于孔子了吧?”孟子说:“这是什么话?孔子自己没有承认是一个圣人,我也不能和孔子相比。”公孙丑接着说:“既然你不能和孔子相比,那么是否可以和子夏、子游、子张相比呢?这几个人几乎和圣人相同。还是和冉有、闵子、颜渊相比?这几个人大体和圣人相似,不过格局略微小一点。”孟子说:“我不想和那个人比,我的愿望是好好的学孔子的样。”

具体而微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具体而微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ù), 八部,共8画

(1)(名)用具:农~|文~|家~|雨~|卧~|餐~。

(2)(量)〈书〉用于棺材、尸体和某些器物:座钟一~。

(3)(动)具有:~备|初~规模|略~轮廓。

(4)(动)〈书〉备;办:~呈|~结|敬~菲酌。

读音(tǐ,tī), 亻部,共7画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wēi), 彳部,共13画

(1)(形)细小;轻微:~小|~弱。

(2)(形)(某些计量单位的)一百万分之一:~米|~分。

(3)(形)衰落:寒~|低~。

(4)(形)精深奥妙:~观|~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