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ǒng rén tīng wén

耸人听闻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sǒng rén tīng wén 怎么读

注音 ㄙㄨㄥˇ ㄖㄣˊ ㄊ一ㄥ ㄨㄣˊ

繁体聳人聽聞

感情 中性成语

耸人听闻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耸:引起注意;使人吃惊。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

  • 出处:

    清 恽敬《杂记》:“豫章大镇,或书有不可达者,故托辞为此;抑为州将者,以此耸人听闻,豫绝系援,皆未可知。”

  • 语法:

    耸人听闻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1)这种人专爱传播那些耸人听闻的消息。(2)许多资产阶级报纸为了推广销路,经常刊登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吸引读者。

  • 英语:

    sensational

  • 日语:

    わざとおおげさに言って人をびっくりさせること

  • 俄语:

    вызвать сенсацию<сенсационный>

  • 其他:

    <德>sensationell<法>piquer l'attention des auditeurs

  • 近义词:

    骇人听闻、危言耸听、骇人闻听、混淆视听

  • 反义词:

    本来面目、不偏不倚

耸人听闻的出处

折叠展开

耸动人听,衋伤我怀。

-----唐·白居易·《田布赠右仆射制》

耸人听闻的典故

折叠展开

在宋朝的理宗宝祐年间,官场中充斥着宦官和外戚的腐败与为祸,但大多数官员为了自保而不敢直言。然而,在这个时期,洪君畴,名天锡,一个来自泉州晋江的御史,却以他的正直和勇气,成为了官场中的一股清流。 洪君畴被任命为御史后,他首次上呈的奏章就震惊了朝野。他强调身为御史,应当公正无私,勇于匡正君主的行为。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职责所在,不但不能奉承大臣的旨意,也不敢奉承陛下的旨意。”这样的言论在当时的官场中可谓是石破天惊,因为它直接挑战了那些只顾个人私利、阿谀奉承的官员们。 洪君畴的这番话,让许多人听后都感到大为惊骇和震憾。他们没想到,在这个充满谄媚风气的时代,竟然还有人敢于如此直言不讳,勇于维护朝廷的公正和清明。洪君畴的勇气和正直,让人们对他充满了敬意和钦佩。 随着时间的推移,“耸人听闻”这个成语逐渐从洪君畴的事迹中演变而来。它用来形容那些令人震惊、不可思议的事情或言论,就像洪君畴的首次奏章一样,让人听后大为惊骇。

耸人听闻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耸人听闻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ǒng), 耳部,共10画

(1)(形)耸立:高~|~入云霄。

(2)(动)引起注意;使人吃惊:危言~听。

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tīng), 口部,共7画

(1)(动)用耳朵接受声音

(2)(动)听从(劝告);接受(意见):~从|~信。

(3)(名)治理;判断:~政|~讼。

(4)(动)听凭;任凭:~其自然。

(5)(名)〈方〉铁皮做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罐子:一~香烟|~装。

读音(wén), 门部,共9画

(1)(动)听见:~见。

(2)(名)消息:新~。

(3)(名)名声:艳~。

(4)(名)知识;见闻:博学多~。

(5)(动)用鼻子嗅:味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