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xīn wéi

事与心违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shì yǔ xīn wéi 怎么读

注音 ㄕˋ ㄩˇ ㄒ一ㄣ ㄨㄟˊ

繁体事與心違

感情 中性成语

事与心违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同“事与原违”。

  • 出处:

    北齐·魏收《魏书·王叡传》:“诚思竭尽力命,以报所受,不谓事与心违,忽婴重疾。”宋·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

  • 语法:

    事与心违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示例:

    相逢暗惹平生恨,西州路,事与心违。清·陈维崧《金菊对芙蓉·姜学在扫墓归过访》词

  • 英语:

    be contrary to what one expects

  • 近义词:

    事与愿违

  • 反义词:

    得心应手

事与心违的出处

折叠展开

吊随庆集,事与心违。

-----唐·崔祐甫·《祭董大使文》

事与心违的典故

折叠展开

三国时期的魏国,有位名叫嵇康的文人,他写下了《幽愤》这首诗。这首诗的背景是,他的好友吕安因为哥哥吕巽的诬陷而被关进监狱,嵇康出于正义,站出来为吕安说话,却不料自己也因此被牵连入狱。在监狱的艰难日子里,他借由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情绪。嵇康天生就不愿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他坚守着内心的纯真与质朴,对于自己这样无辜地被陷害入狱,他心中的哀伤与愤怒,可以说是无人能及。他在这首诗中哀叹自己身陷囹圄的残酷现实,这与他原本渴望的“像大雁一样自由翱翔于天际,悠然自得地向北飞去”的愿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悲哀。最终,嵇康和他的好友吕安都因此事而惨遭杀害。

事与心违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ì), 一部,共8画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读音(yǔ,yù,yú), 一部,共3画
yǔyùyú

1. 和,跟:正确与错误。与虎谋皮。生死与共。

2. 给:赠与。与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与。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与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与人为善。

1. 参加:参与。与会。

1. 同“欤”。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wéi), 辶部,共7画

(1)(动)不遵照;不依从:~背|阳奉阴~。

(2)(动)离别: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