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 tài shān

安于泰山

  • 结构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ān yú tài shān 怎么读

注音 ㄢ ㄩˊ ㄊㄞˋ ㄕㄢ

繁体安於泰山

感情 中性成语

安于泰山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如泰山一样安然不动。 形容安然稳固。“泰”文献异文作“太”。

安于泰山的出处

折叠展开

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安于泰山的典故

折叠展开

汉景帝时期,淮阴人枚乘担任吴王刘濞的郎中。刘濞因不满汉景帝刘启,暗中与楚王、赵王等策划反叛。枚乘认为此举不妥,便上书劝谏,其中写道:“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这句话意味着:听从忠臣的忠告,可以避免一切灾难。如果一意孤行,将会非常危险,就像在不稳定的堆卵上行走,几乎不可能成功;而改变计划,却易如反掌,稳固如泰山。 由此,成语“安于泰山”应运而生,形容事物非常稳固,坚不可摧。这个成语也有“安如泰山”、“安若泰山”等变体,都强调了稳固和安全的程度。

安于泰山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安于泰山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ān), 宀部,共6画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读音(yú), 一部,共3画
[ yú ]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读音(tài), 水部,共10画
[ tài ]

1. 平安,安定: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

2. 佳,美好:泰运。否()极泰来。

3.极:泰西(旧指欧洲)。

4. 骄纵,傲慢:泰侈(骄纵奢侈)。骄泰。

5. 通:天地交泰。

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