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zhì huī zhī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

  • 结构 复句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hū zhī jí zhì huī zhī jí qù 怎么读

注音 ㄏㄨ ㄓ ㄐ一ˊ ㄓˋ,ㄏㄨㄟ ㄓ ㄐ一ˊ ㄑㄨ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呼:召唤;即:就,立刻;挥:挥手。叫他来就来,叫他走就走。形容任意使唤支使

  •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潘金莲房中,养着一只白狮子猫儿……呼之即至,挥之即去,妇人常叫他雪贼。”

  • 语法: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作定语、分句;形容任意使唤。

  • 英语:

    be at somebody's beck and call

  • 近义词: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ū), 口部,共8画

(1)(动)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跟‘吸’相对):~吸|~出一口气。

(2)(动)大声喊:~声|欢~|~口号|大声疾~。

(3)(动)叫;叫人来:直~其名|一~百诺|~之即来;挥之即去。

(4)(Hū)姓。

(5)象声词:北风~~地吹。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jí), 卩部,共7画
[ jí ]

1. 就是:知识即力量。

2. 当时或当地:即日。即刻。即席。即景。在即。即兴(xìng)。

3. 就,便:黎明即起。

4. 假如,倘若:即使。即便(biàn)。即或。即令。

5. 靠近:不即不离。

6.到,开始从事:即位。

读音(zhì), 至部,共6画

(1)(动)到:~今|~此|~死不屈。

(2)(动)至于:甚~。

(3)(副)极;最:~迟|~毒|~理|~亲|~上|~圣|~孝|~仁。

读音(huī), 扌部,共9画

(1)(动)挥舞;摇动:~戈|~手。

(2)(动)用手把泪或汗珠儿等抹掉:~泪|~汗如雨。

(3)(动)指挥(军队):指~。

(4)(动)散出;散:~金如土。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jí), 卩部,共7画
[ jí ]

1. 就是:知识即力量。

2. 当时或当地:即日。即刻。即席。即景。在即。即兴(xìng)。

3. 就,便:黎明即起。

4. 假如,倘若:即使。即便(biàn)。即或。即令。

5. 靠近:不即不离。

6.到,开始从事:即位。

读音(qù), 土部,共5画

(1)(动)离开:拿~|~世|~职|~留两便。

(2)(动)失去;失掉:大势已~。

(3)(动)除去;除掉:~病|~火|~皮。

(4)(动)距离:两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

(5)(副)过去的;特指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6)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向|从成都~重庆。

(7)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你们~考虑考虑。

(8)用在动宾结构后面表示去做某件事:他听报告~了。

(9)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方法、方向或态度;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提水~浇花|要从主要方面~检查。

(10)去声:平上~入。

(11)(动)扮演(戏剧里的角色):在这出戏中;他~厂长。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地:拿~|捎~。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过去)|让他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