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 jiǎn

作茧自缚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zuò jiǎn zì fù 怎么读

注音 ㄗㄨㄛˋ ㄐ一ㄢˇ ㄗˋ ㄈㄨˋ

繁体作繭自縛

感情 贬义成语

作茧自缚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茧:蚕茧;缚:缠裹。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 出处:

    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 语法:

    作茧自缚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示例:

    我们需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但不可过于繁琐,弄得作茧自缚,捆住自己的手脚。

  • 英语:

    fail into the cocoon set by oneself

  • 俄语:

    связáть сеая по рукáм и ногáм

  • 其他:

    <德>einen Kokon um sich selbst spinnen--sich im eigenen Netz fangen<法>

  • 近义词:

    作法自毙、自讨苦吃、自作自受、画地为牢

  • 反义词:

    嫁祸于人

作茧自缚的出处

折叠展开

菩萨散诞灵通,所作常含妙觉,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南朝梁·宝志·《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善恶不二》

作茧自缚的典故

折叠展开

《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善恶不二》中深刻揭示了一个道理:“声闻者执着于坐禅修行,如同蚕儿不断吐丝,最终却将自己束缚在茧中。”这句话意味着,佛法的真谛其实就蕴含在我们自身的内心之中,无需向外寻求。然而,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一味向外追求,误以为通过坐禅便能达到佛的境界,殊不知这种做法如同蚕儿吐丝结茧,最终反而束缚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陷入困境。 因此,成语“作茧自缚”便应运而生,用以形象地比喻那些因为自己的行为或决策而使自己陷入困境的情况。此外,也有“造茧自缚”或“吐丝自缚”等类似表达,都传达了同样的意思。

作茧自缚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作茧自缚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iǎn), 艹部,共9画

(1)(名)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通常是白色或黄色的:蚕~。

(2)同“趼”。

读音(zì), 自部,共6画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读音(fù), 纟部,共13画

(动)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