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éng shí jié

逢时遇节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féng shí yù jié 怎么读

注音 ㄈㄥˊ ㄕˊ ㄩˋ ㄐ一ㄝˊ

繁体逢時遇節

感情 中性成语

逢时遇节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时:季节;节:节气。遇到四季节令。指过年过节的时候。

  • 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五回:“逢时遇节,俱赏金银。”

  • 语法:

    逢时遇节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示例:

    方才老爹说的,他是个告命夫人,到家请会画的替他追个像,把凤冠补服画起来,逢时遇节,供在家里。(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 近义词:

    逢时过节

逢时遇节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éng), 辶部,共10画

(1)(动)遇到;遇见:相~|遭~。

(2)(动)迎合。

读音(shí), 日部,共7画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读音(yù), 辶部,共12画

(1)(动)相逢;遭遇:相~|~雨|~险。

(2)(动)对待;款待:待~|优~。

(3)(名)机会:机~|际~。

(4)(Yù)姓。

读音(jié,jiē), 艹部,共5画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逢时遇节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