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shī zǒu

行尸走骨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xíng shī zǒu gǔ 怎么读

注音 ㄒ一ㄥˊ ㄕ ㄗㄡˇ ㄍㄨˇ

繁体

感情 贬义成语

行尸走骨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见“行尸走肉”。

  •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0卷:“枯木不复生,其牙叶纵遇阳和之春,长为阴冥下鬼,毕于朽腐,可谓愍嗟,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 语法:

    行尸走骨作宾语、定语;指没有思想的人。

  • 英语:

    a living corpse

  • 近义词:

    行尸走肉、走肉行尸

行尸走骨的出处

折叠展开

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宋·张君房·《云笈七簧·六〇·圣正规法第四》

行尸走骨的典故

折叠展开

在晋・王嘉的《拾遗记》中,提到东汉有个名叫任末的人,勤奋好学,各方面都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出外求学也不辞路途遥远。他用茅草编成小草屋,削尖荆木做成笔,在树上刻出汁液当做墨汁,刻苦地习文写字,在艰苦的环境下苦读而有所成就。他在临终时告诫门徒说:“一个人如果好学,就算死了,也好像还活著一样。不学习的人,即使他还活著,却只是个会走动而没有魂魄的躯壳一样,徒具形骸而无所作为的人。”后来“行尸走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徒具形骸,毫无生气,庸碌无为的人。

行尸走骨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行尸走骨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áng,xíng), 行部,共6画
hángxí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

读音(shī), 尸部,共3画

(1)(名)尸首;死人的身体。

(2)(名)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3)(名)不做事情;空占职位。

读音(zǒu), 走部,共7画

(1)(动)跑

(2)(动)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3)(动)移动:挪动:挪动

(4)(动)离开;去:车刚~|把土抬~。

(5)(动)(亲友之间)来往:~娘家|~亲戚。

(6)(动)通过;由:~这个门出去。

(7)(动)漏出;泄露:~风|~漏|~气。

(8)(动)改变或失去原样:~味|~样|~色|~眼。

读音(gǔ,gū), 骨部,共9画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