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fēi

伯玉知非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bó yù zhī fēi 怎么读

注音 ㄅㄛˊ ㄩˋ ㄓ ㄈㄟ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伯玉知非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 语法:

    伯玉知非作宾语、定语;指认识错误。

伯玉知非的出处

折叠展开

故蘧瑗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汉·刘安等·《淮南子·原道训》

伯玉知非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伯玉知非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ǎi,bó), 亻部,共7画
bóbǎibà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1.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读音(yù), 玉部,共5画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读音(zhī,zhì), 矢部,共8画
zhīzhì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1. 古同“智”,智慧。

读音(fēi), 非部,共8画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