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 gài

倾盖如故

  • 结构
  • 感情
  • 年代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qīng gài rú gù 怎么读

注音 ㄑ一ㄥ ㄍㄞˋ ㄖㄨˊ ㄍㄨˋ

繁体

感情

倾盖如故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 出处:

    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 示例:

    两个也可谓‘倾盖如故’的极了。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

倾盖如故的出处

折叠展开

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倾盖如故的典故

折叠展开

在西汉的悠长岁月里,文学家邹阳不幸遭人诬陷,身陷囹圄,被梁孝王囚禁于暗无天日的死牢之中。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厄运,邹阳并未沉沦于绝望的深渊,反而在冰冷的石墙间,以笔为舟,墨为海,撰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寄予了梁孝王无限的期盼与自省。信中,邹阳巧妙地借古喻今,援引了荆轲之悲壮、卞和之忠诚、李斯之智谋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以此作为自己忠诚与无辜的佐证。尤为引人深思的是,他深情地写下了“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的佳句,寓意深刻:世间有人相伴到老,心却相隔万里,如同初见;而有的人,即便初次相逢,心照不宣,便能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邹阳以此表达了自己对梁孝王深厚的忠诚与未被理解的苦楚,渴望能得到主上的理解与宽恕,重拾往昔的信任与情谊。当这封信辗转至梁孝王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挚与深情,如同春风化雨,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梁孝王读罢,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邹阳遭遇的同情,也有对自己可能造成的误解的反思。最终,这份感动化作了释放邹阳的命令,不仅是对邹阳忠诚的认可,更是对“倾盖如故”这一美好情谊的珍视与向往。从此,“倾盖如故”这一成语便流传开来,它不仅是对人与人之间深刻理解与瞬间默契的赞美,也成为了后世追求真诚相待、珍视相遇缘分的美好象征。

倾盖如故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倾盖如故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īng), 亻部,共10画

1.歪;斜:~斜。身子向前~着。

2.倾向:左~。右~。

3.倒塌:~覆。大厦将~。

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箱倒箧。~盆大雨。

5.用尽(力量):~听。~诉。~全力把工作做好。

6.压倒:权~朝野。

读音(gài,gě,hé), 皿部,共11画
gàigěhé

1. 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瓶盖。膝盖。天灵盖。

2. 伞:雨盖。

3. 由上往下覆,遮掩:覆盖。遮盖。掩盖。盖浇饭。

4. 压倒,超过:盖世无双。

5. 方言,超出一般地好:这本书真叫盖!

6. 用印,打上:盖章。盖戳子。

7. 造(房子):盖楼。翻盖。

8. 文言虚词(①发语词,如“盖闻”;②表大概如此,如“盖近之矣”;③连词,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盖未学也”)。

1.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2. 姓。

1. 古同“盍”,文言虚词,何不。

读音(rú), 女部,共6画
[ rú ]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读音(gù), 攵部,共9画

(1)(名)事故:变~。

(2)(名)缘故;原因:无~缺勤|不知何~。

(3)故意;有意:~作镇静|明知~犯。

(4)(连)所以;因此:今日大雨倾盆;~未如期起程。

(5)(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址|~乡|黄河~道|依然~我。

(6)(名)朋友;友情:亲~|沾亲带~。

(7)(人)死亡;已经死亡的(人):病~|染病身~|父母早~|~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