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shuǐ zhī qīng

置水之清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zhì shuǐ zhī qīng 怎么读

注音 ㄓˋ ㄕㄨㄟˇ ㄓ ㄑ一ㄥ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置水之清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置:放。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 出处:

    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置水之清必励,则人知敬。”

  • 语法:

    置水之清作宾语;指人民的期望。

  • 近义词:

    置水之情

置水之清的出处

折叠展开

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庞参传》

置水之清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ì), 罒部,共13画

(1)(动)搁;放:~备|~身|置放。

(2)(动)设立;布置:~办|设~。

(3)(动)购置:添~。

读音(shuǐ), 水部,共4画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qīng), 氵部,共11画
[ qīng ]

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清水。清泉。清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流”;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风清。

2. 安静,不烦:冷清。凄清。清闲。清静。清淡。清幽。清谧(宁静)。

3. 单纯不杂:清唱。清茶。

4. 明白,明晰:清楚。清晰。清醒。清通(文章层次清楚)。清亮。

5. 一点不留,净尽:清除。肃清。清剿。清洗。清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6. 整理,查验:清理。清查。清点。清仓。

7. 详细登记:清册。清单。

8. 公正,廉洁:清廉。清正。清官。清绩。

9. 洁净,纯洁:清洁。清爽。冰清玉洁。

10.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清高。清绮。清雅。清操。清介(清高耿直)。清望(清白高尚的声望)。清识(高明的见识)。

11. 太平,不乱:清平。清泰。清和。

12. 中国朝代名:清代。清宫秘史。

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