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bāng

礼仪之邦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lǐ yí zhī bāng 怎么读

注音 ㄌ一ˇ 一ˊ ㄓ ㄅㄤ

繁体禮儀之邦

感情 中性成语

礼仪之邦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 出处:

    《诗》序:“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 语法:

    礼仪之邦偏正式;作宾语;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 示例: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 英语:

    a state of ceremonies

  • 近义词:

    友好邻邦

礼仪之邦的出处

折叠展开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点文化也没有。

-----现代·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

礼仪之邦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lǐ), 礻部,共5画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

读音(yí), 亻部,共5画

(1)(名)人的外表:~表|~容|威~。

(2)(名)礼节;仪式:司~|行礼如~。

(3)(名)礼物:贺~|谢~。

(4)(动)〈书〉倾心;向往:心~已久。

(5)(Yí)姓。

(6)(名)仪器:~表|地动~。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bāng), 阝部,共6画

(名)国:~国|~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