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è

一介不取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褒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yī jiè bù qǔ 怎么读

注音 一 ㄐ一ㄝˋ ㄅㄨˋ ㄑㄨˇ

繁体

感情 褒义成语

一介不取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 语法:

    一介不取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示例:

    丈夫心地光明,一介不取。(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一回)

  • 近义词:

    两袖清风

  • 反义词:

    贪污腐化

一介不取的出处

折叠展开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战国·孟子等·《孟子·万章上》

一介不取的典故

折叠展开

春秋时代,人们传说伊尹之所以能当上商汤的国相,是因为他宰割了食物,烹调好了,进献给汤,以此比喻自己有宰治天下的能力,才受到了汤的任用。万章问他的老师是否有这样的事。孟子回答说:“不是,没有这样的事。当初伊尹在有莘(国名)种田,他爱慕的是尧舜所施行的道义。假使不合他的道,不合他的义,即使拿天下去供养他,也不领受的;即使牵了上千驷(四马为驷)的马去,也不屑看的。假使不合他的道, 不合他的义,就是一枝草荠,也不肯给人的,别人的一枝草荠也不肯要的。是汤得知伊尹是个贤人,派人去聘请他的。开始,伊尹说什么也不肯出来做官,是汤连续派人去请了三次,他才答应出来做官的。”

一介不取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一介不取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jiè), 人部,共4画

(1)(动)在两者当中:~绍|媒~|这座山~于两县之间。

(2)(Jiè)姓。

(3)(名)甲:~胄|~虫。

(4)(形)〈书〉耿直;有骨气:耿~。

(5)(名)古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介、饮酒介等。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qǔ), 耳部,共8画

(动)选取:~道|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