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n sān yǎn

一板三眼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yī bǎn sān yǎn 怎么读

注音 一 ㄅㄢˇ ㄙㄢ 一ㄢˇ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一板三眼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 出处: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六卷:“老弟你看,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 语法:

    一板三眼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为人处事。

  • 示例:

    他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一板三眼,十分清楚。

  • 英语:

    scrupulous and methodical

  • 近义词:

    一板一眼

  • 反义词:

    不知所云、不知所言

一板三眼的出处

折叠展开

老弟你看,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近代·吴趼人·《糊涂世界》

一板三眼的典故

折叠展开

在清朝的余晖之下,吴趼人这位敏锐的作家,对当时社会的沉疴痼疾深感忧虑。他尤其不满于那僵化而一板一眼的科举取士制度,认为它束缚了人才的成长与社会的进步。在其讽刺佳作《糊涂世界》中,他这样深刻地剖析道:“老弟啊,你且看今日之世,即便是孔圣人重生,若仍拘泥于一板三眼的科举之道,恐怕也只能沦为一名迂腐的书呆子,无法对这个时代产生任何实质的触动。”

一板三眼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一板三眼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bǎn), 木部,共8画

(1)(名)(~儿)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儿。

(2)(名)(~儿)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了~儿了。

(3)(名)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

(4)(名)(~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儿|慢~。

(5)(形)呆板:他一点也不活泼;太~了。

(6)((形)硬得像板子似的:地~了;不好锄。

(7)(形)表情严肃:他~着脸不说话。

(8)〔板〕见〔老板〕。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yǎn), 目部,共11画

(1)(名)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2)(名)(~儿)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

(3)(名)(~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

(4)(名)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者黑子中间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手不能下成活棋。

(5)(名)戏曲中的拍子:一板一~。

(6)(量)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