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āng rén

臧否人物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zāng pǐ rén wù 怎么读

注音 ㄗㄤ ㄆ一ˇ ㄖㄣˊ ㄨ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臧否人物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臧否:褒贬。评论人物好坏。

  •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未尝臧否人物。”

  • 语法:

    臧否人物动宾式;作谓语、宾语;指评论人物好坏。

  • 示例:

    语言运用的微妙之处,使臧否人物也同样出现了秉的局面。

  • 近义词:

    月旦春秋

臧否人物的出处

折叠展开

耽性长者,不喜臧否人物。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贾耽传》

臧否人物的典故

折叠展开

晋代陈留尉氏人阮瑀的儿子阮籍,字嗣宗,他是个宏达不羁、不拘泥于礼节、不落旧俗的人。有一次,兗州的刺史王昶提出和阮籍相见的请求,他同意了,但见而寒暄以后,竟长时间坐在客厅,只听客人谈,自己守口如瓶,不讲什么。因此,弄得王刺史摸不透他的心思。对于这样的人物,当时不少士大夫认为值得学习,连晋文王司马昭也称赞阮籍处事谨慎,说他不任意评论别人的好坏。一天,晋文王特地出了道题问臣下,近世谁最谨慎。当群臣各推举各的、莫衷一是时,晋文王强调说:至慎者,朕以为只有阮籍啊。阮籍虽然不拘泥于礼教,但言辞玄妙深远,从不轻易评价他人。这种评价反映了阮籍复杂的性格和思想特点,他不愿被礼教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有自己不随意评价他人的底线和原则。这就是成语“臧否人物”的由来。

臧否人物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臧否人物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āng), 臣部,共14画

1.  善,好:臧否()(褒贬,评论,说好说坏)。

2.  古代对奴仆的贱称:臧获。

3.  古同“赃”,赃物。

4.  姓。

读音(fǒu,pǐ), 口部,共7画
fǒupǐ

1.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否定。

2.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否?。

3.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否则。学则正,否则邪。

1. 不好,坏,恶:否极泰来(“否”和“泰”,前者是坏卦,后者是好卦。指事情坏到了极点,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未知善否。

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wù), 牜部,共8画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