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ǎo

扫地无余

  • 结构 补充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sǎo dì wú yú 怎么读

注音 ㄙㄠˇ ㄉ一ˋ ㄨˊ ㄩˊ

繁体掃地無余

感情 中性成语

扫地无余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同“扫地俱尽”。

  • 出处:

    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笨秀才文》:“百王之敝,齐李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 语法:

    扫地无余作谓语、定语;指清扫干净。

  • 示例:

    清·刘大櫆《焚书辨》:“则曰诗书至秦一炬,而扫地无余,此与耳食何异?”

  • 英语:

    sweep the floor

  • 近义词:

    扫地以尽、扫地俱尽

扫地无余的出处

折叠展开

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

扫地无余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ǎo,sào), 扌部,共6画
sǎosào

1.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扫地。

2. 清除,消灭:扫雷。扫盲。扫荡。一扫而空。

3. 全,尽,尽其所有:扫数(shù)。

4. 低落,丧失:扫兴(xìng )。

5. 描画:扫描。扫眉。

6. 迅速横掠而过:扫射。扫视。

7. 结束,了结:扫尾。

8. 祭奠:扫墓。祭扫。

1. 〔扫帚〕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

读音(dì,de), 土部,共6画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读音(yú), 人部,共7画

(1)(代)我。

(2)(Yú)姓。

(3)(名)剩下:~存|~党|~毒|~额|~款|~力|~粮|~剩|~缺|~外|~威|~蓄|~残|~多|~富|节~|盈~|心~力拙|不遗~力|残渣~孽|虎口~生|死有~辜|心有~悸|绰绰有~|游刃有~。

(4)(名)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数|五百~斤|一丈~。

(5)(名)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闲|业~|茶~饭后|兴奋之~|高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