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 niè

孤臣孽子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gū chén niè zǐ 怎么读

注音 ㄍㄨ ㄔㄣˊ ㄋ一ㄝˋ ㄗˇ

繁体孤臣孼子

感情 贬义成语

孤臣孽子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朱熹集注:“孤臣,远臣;孽子,庶子。”

  • 语法:

    孤臣孽子联合式;作宾语;指孤立的人。

  • 示例:

    我一个人留在苏州,真正成了一个孤臣孽子了。(郭沫若《革命春秋 脱离蒋介石以后》)

  • 英语:

    a solitary minister and a perverse son

孤臣孽子的出处

折叠展开

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

孤臣孽子的典故

折叠展开

梁惠王因政事不顺心,同孟子闲聊。孟子说:“大王愿意听听关于人的德性、才智的由来吗?”梁惠王说:“请先生谈谈吧!”于是,孟子说:“人之所以有德性、有才智,大凡都是在患难中磨砺出来的。只不过是每个人所遭受的患难不同罢了。其中最能磨炼人的是什么吗?是那种在朝廷之上处于孤立无援的臣子,在家里是小妾所生的庶子。他们平日里是众矢之的。所以,他们时时为自己的安危忧虑,所遭遇的祸害最深重,真是受尽了困苦。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时时处处经受着磨炼,才成了德性高、才能强的人。”孟子讲到这里,梁惠王精神振奋地说:“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逆境是磨砺人的德性、才智的极好机会。”

孤臣孽子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孤臣孽子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gū), 子部,共8画

(1)(形)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儿。

(2)(形)单独;孤单:~雁|~岛。

(3)(代)封建王侯的自称。

读音(chén), 臣部,共6画

(1)(名)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

(2)(名)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读音(niè), 艹部,共19画

(1)(名)邪恶:妖~。

(2)(名)罪恶:造~。

读音(zǐ), 子部,共3画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