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ī zhī

立锥之地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lì zhuī zhī dì 怎么读

注音 ㄌ一ˋ ㄓㄨㄟ ㄓ ㄉ一ˋ

繁体立錐之地

感情 中性成语

立锥之地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立锥:插锥子。指插锥子的地方。比喻能容身的极小的地方。也作“置锥之地。”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 语法:

    立锥之地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 示例:

    天地如此之大,难道竟连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的立锥之地都没有?(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

  • 英语:

    a tiny bit of land

  • 日语:

    立錐(すっすい)の余地(よち),猫(ねこ)の額(ひたい)ぐらいの土地

  • 近义词:

    一矢之地、立足之地、弹丸之地、方寸之地、不名一文、家徒四壁

  • 反义词:

    广阔天地、广土众民、富可敌国、无边无际

立锥之地的出处

折叠展开

夫老欲者……其视有天下也,与无立锥之地同……无立锥之地,至贫也。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为欲》

立锥之地的典故

折叠展开

此典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春秋时,楚国著名艺人优孟与楚相孙叔敖很好。到了后来,孙叔敖得了重病,临死前叫来儿子说:“我死后没有财产给你,你一定要受穷的,到那时候你就找优孟,说是孙叔敖的儿子。”说完就闭上了眼睛。几年后,孙叔敖的儿子真的十分贫困,不得不靠打柴度日。一天,他在路上碰见优孟,就对他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父亲临死前告诉我,当我贫困时可以找你。”优孟说:“我替你想想办法吧。”于是优孟回到家里,找来一套孙叔敖生前留下的衣服穿上,模仿孙叔敖的言行举止,直到练得十分相像,才去见楚庄王。楚庄王见了后,吃惊地说:“孙叔敖,你不是死了吗?怎么现在还活着?”过了一会儿,楚庄王又说:“既然你还活着,那么还是当相国吧。”优孟说:“我回家与妻子商量一下,假如她同意,三天后就来上任。”三天后,优孟又扮作孙叔敖的样子来见楚庄王。楚庄王问他说:“你妻子的意见怎样啊?”优孟摇摇头说:“妻子叫我最好不要当相国,说我一向忠心耿耿,廉洁奉公,辅佐楚王你称霸天下,可现在儿子连锥尖那么一点儿土地也没有,穷得靠打柴为生,当这样的相国,还不如死了的好!”说完,优孟便脱下孙叔敖的衣服,现出本来面目,又唱起了歌:“山里的农夫苦啊,连食物也没有!贪婪的官吏钱多啊,居然不顾羞耻!奉公守法的官吏,一生没做过坏事,像孙叔敖那样,当了相国又有什么意义呢?”楚庄王被优孟的表演所感动,于是马上召来孙叔敖的儿子,封给他一块有四百户人家的土地。

立锥之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lì), 立部,共5画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读音(zhuī), 钅部,共13画

(1)(名)(~子)钻孔的工具。

(2)(名)像锥子的东西:圆~体。

(3)(动)用锥子形的工具钻:~探。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dì,de), 土部,共6画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