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 móu

朝不谋夕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zhāo bù móu xī 怎么读

注音 ㄓㄠ ㄅㄨˋ ㄇㄡˊ ㄒ一

繁体朝不謀夕

感情 贬义成语

朝不谋夕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这么一把年纪,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闹出个朝不谋夕的景况来;不饿死就好了,还望翻身么!”

  • 语法:

    朝不谋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

  • 示例:

    这位老人病势垂危,已经气息奄奄,朝不谋夕

  • 近义词:

    朝不虑昔、朝不保夕

朝不谋夕的出处

折叠展开

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元年》

朝不谋夕的典故

折叠展开

有一次, 东周景王派刘定公到颍地问候晋国握有实权的正卿赵孟, 赵孟安排他们住在弯弯曲曲的雒水旁。刘定公看到水流滚滚的颍水、雒水, 就对赵孟说:“为民治水的夏禹功绩真了不起, 他的恩德将延及子孙万代! 若不是他的努力,我们这些人可能早就葬身鱼腹了!我和你能掌管一个国家, 统治不少人民, 这是禹带给我们的。你何不亦能象夏禹那样, 为民造福呢?”赵孟答道:“我年岁大了, 害怕得罪别人, 只知苟且偷生, 过一天算一天, 甚至早上还考虑不到晚上, 哪能有什么长远打算?”后来, 刘定公将赵孟的话禀告了周景王, 并说赵孟这个人目光短浅, 一定会被人民推翻的。

朝不谋夕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朝不谋夕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āo,cháo), 龺部,共12画
zhāochá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móu), 讠部,共11画

(1)(名)主意;计谋;计策:阴~|足智多~。

(2)(名)(动)图谋;谋求:~生|~害。

(3)(名)(动)商议:不~而合。

读音(xī), 夕部,共3画

(1)(形)太阳落山时:~阳|~照。

(2)(名)泛指晚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