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 níng

坐卧不宁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zuò wò bù níng 怎么读

注音 ㄗㄨㄛˋ ㄨㄛˋ ㄅㄨˋ ㄋ一ㄥˊ

繁体坐臥不寍

感情 贬义成语

坐卧不宁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同“坐卧不安”。

  •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各事冗杂,亦难尽述,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 语法:

    坐卧不宁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情绪。

  • 示例:

    那劣绅不知何日要戴高帽子,每日在家放心不下,坐卧不宁。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英语:

    be unable to sit down or sleep at ease

  • 近义词:

    坐卧不安、坐立不安、如坐针毡

  • 反义词:

    镇定自若、悠然自得、平心静气、安之若素

坐卧不宁的出处

折叠展开

或人居饥寒,进退陈中情。彻晏(一作“宴”)听苦辛,坐卧身不宁。

-----唐·王建·《赠王侍御》

坐卧不宁的典故

折叠展开

姚僧垣精通医术。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原先就有气喘的疾病,加上身体水肿,导致呼吸急促,以致焦急、烦躁,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有人劝他服用决命大散,可是他的家人犹豫不决,于是去请教僧垣。僧垣不赞成服用决命大散,并直言如果想自行服用,就不要来问。说完就想弃之而去。但是在贺兰隆的儿子再三恳求,僧垣开了处方,贺兰隆服用两剂,病就全好了。

坐卧不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uò), 土部,共7画
[ zuò ]

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2. 乘,搭:坐车。坐船。

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9. 定罪: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赃罪)。

10.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11. 同“座”。

读音(wò), 卜部,共8画

(1)(动)躺下:~倒|仰~。

(2)(动)动物趴下。

(3)(名)睡觉用的:~具|~室。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níng,nìng), 宀部,共5画
níngnìng

1. 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

2.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归宁。

3. 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

4.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5.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1. 情愿: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

2. 岂,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 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宁唯是。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