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ì zhī xīn

赤子之心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褒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chì zǐ zhī xīn 怎么读

注音 ㄔˋ ㄗˇ ㄓ ㄒ一ㄣ

繁体

感情 褒义成语

赤子之心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语法:

    赤子之心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指报国之心。

  • 示例:

    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赤子之心,原不过是“不忍”二字。(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 英语:

    man's natural kindness

  • 近义词:

    赤胆忠心、耿耿忠心

  • 反义词:

    蛇蝎心肠、狼心狗肺

赤子之心的出处

折叠展开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

赤子之心的典故

折叠展开

有一次, 孟子和齐宣王谈论君臣之间应有怎样的关系, 由此而谈到一般正直的人, 应有什么样的态度, 他说:“所谓大人, 就是通达事理的人, 和一般人相比, 并没有奇特的地方, 但有一点是可贵的,就是在任何时候, 都没有失掉孩提时代那样的一片真心, 他是象小孩子那样的纯朴、真诚、热烈。

赤子之心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hì), 赤部,共7画

(1)(名)比朱红稍浅的颜色。

(2)(名)泛指红色:~小豆。

(3)(名)象征革命:~卫队。

(4)(形)忠诚:~心(忠诚的心)|~诚(极真诚)。

(5)(动)光着;露着(身体):~脚|~膊。

(6)(形)空:~手空拳(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

读音(zǐ), 子部,共3画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