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 tiáo yǒu

有条有理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yǒu tiáo yǒu lǐ 怎么读

注音 一ㄡˇ ㄊ一ㄠˊ 一ㄡˇ ㄌ一ˇ

繁体有條有理

感情 中性成语

有条有理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有条理;有次序;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 出处:

    《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 语法:

    有条有理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 示例:

    他那口齿的清白,措辞的简洁,思路的有条有理,的确是名不虚传。(郭沫若《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续篇》)

  • 英语:

    with regularity and throughness

  • 俄语:

    организованно<стройно>

  • 其他:

    <法>bien ordonné

  • 近义词:

    头头是道、有板有眼、井井有条、有条不紊、层序分明、有声有色、井然有序

  • 反义词:

    乱七八糟、杂乱无章、七颠八倒、颠三倒四

有条有理的出处

折叠展开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

-----商朝·盘庚·《尚书·盘庚上》

有条有理的典故

折叠展开

《尚书·盘庚上》: “若网在纲, 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如网在纲, 各有条理而不乱也。”盘庚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壮举。盘庚是我国古代的贤君, 商汤的第九代孙。为了免遭水患, 盘庚决定把国都从黄河北岸迁到南岸, 让百姓安居乐业。迁都前, 他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在宫廷会议上, 盘庚对与会者说:“网只有系在纲上, 才能有条有理, 不发生纹乱。你们大伙儿一定要按我的命令去做, 迁都工作才能有条有理,不发生社会的动乱。你们回去首先要向百姓们讲清迁都的原因, 然后扎扎实实地部署好迁都的一切准备工作。”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 盘庚迁都获得了成功。

有条有理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yǒuyò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tiáo), 夂部,共7画
[ tiáo ]

1. 植物的细长枝:枝条。柳条儿。荆条。

2. 泛称条形的东西:条子。面条儿。便(biàn)条儿。金条。铁条。

3. 细长的形状:条形。条纹。条案。条几(jī)。条凳。条幅(直挂的长条字画)。苗条。身条。

4. 项目,分项目的:条例。条令。条文。条陈(a.分条叙述;b.旧时向上级分条陈述的文件)。

5. 层次,秩序:条理。条贯。有条不紊。

6. 量词。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yǒuyò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lǐ), 王部,共11画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