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誉沽名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diào yù gū míng 怎么读
注音: ㄉ一ㄠˋ ㄩˋ ㄍㄨ ㄇ一ㄥˊ
繁体:釣譽沽名
感情 贬义成语
钓誉沽名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见“钓名沽誉”。
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为国家谋长久……毋钓誉沽名,毋模棱两可。”
语法:
钓誉沽名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追求名利。
英语:
fish for fame and reputation
其他:
<法>réclame
近义词:
钓名要誉、沽名钓誉
钓誉沽名的出处
折叠展开
怎如这瞿廷柏,年虽弱冠,智识老成,只数年间干下许多功绩,并不曾矜夸妄诞,钓誉沽名。
-----明·方汝浩·《禅真后史》
钓誉沽名的典故
折叠展开
三国时期的刘廙,见到弟弟刘伟与魏讽交好,就劝谏他说:“结交朋友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学习别人的贤能之处。然而现在的人只知道结党营私,不论人品,完全违背圣人的教诲。我看魏讽这个人,不修养自己的德行,只知道与人结交应酬,虚浮而不切实际,是个故意做作以谋取名声的人。我劝你要谨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来了!”但是刘伟没有听从,后来魏讽果然谋反,刘伟也牵连被杀。“钓誉”则见于《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公孙弘是汉初的丞相,辅佐君王,奉行俭约,轻视财富,重视仁义,功劳甚大,因此在平帝时王元后的诏书中,曾经赞许公孙弘行事俭约,生活花费少于常规,以身作则,使民风淳朴,与那些穿著奇特服装来谋取声望的人完全不同。这两个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钓虚誉”,后来被合用成“沽名钓誉”,用来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谋取名声和赞誉。
钓誉沽名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钓誉沽名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