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àng sān tàn

一唱三叹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yī chàng sān tàn 怎么读

注音 一 ㄔㄤˋ ㄙㄢ ㄊㄢˋ

繁体一唱三嘆

感情 中性成语

一唱三叹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

  •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 语法:

    一唱三叹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 示例:

    他故作闲适,来掩盖他的失意,借这一唱三叹来发发牢骚。

  • 英语:

    One sang and the other three joined in.

  • 近义词:

    字正腔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

  • 反义词:

    驴鸣狗吠

一唱三叹的出处

折叠展开

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

一唱三叹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chàng), 口部,共11画

(1)(动)口中发出(乐音);依照乐律发出声音:~歌|演~。

(2)(动)大声叫:鸡~三遍。

(3)(名)(~儿)歌曲;唱词:小~。

(4)姓。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tàn), 口部,共5画

(1)(动)叹息。

(2)(动)吟哦:咏~。

(3)(动)发出赞美的声音: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