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i jìn

再合余烬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zài hé yú jìn 怎么读

注音 ㄗㄞˋ ㄏㄜˊ ㄩˊ ㄐ一ㄣ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再合余烬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合:汇聚;余烬:烧剩的灰烬,引申为战败后的残余士卒。比喻失败后恢复力量接着干

  •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 语法:

    再合余烬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示例: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太宗贞观元年》:“刘黑闼再合余烬,叔父望风奔北。”

  • 近义词:

    东山再起

再合余烬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ài), 一部,共6画

(1)(副)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

(2)(副)表示更加。

(3)(副)表示如果继续怎样:~不走可赶不上车了。

(4)(副)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吃完饭~谈|你把材料整理好;~动笔。

(5)(副)表示另外有所补充:~则|~不然。

(6)(副)再继续;再出现:青春不~|良机难~。

读音(hé,gě), 人部,共6画
hégě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读音(yú), 人部,共7画

(1)(代)我。

(2)(Yú)姓。

(3)(名)剩下:~存|~党|~毒|~额|~款|~力|~粮|~剩|~缺|~外|~威|~蓄|~残|~多|~富|节~|盈~|心~力拙|不遗~力|残渣~孽|虎口~生|死有~辜|心有~悸|绰绰有~|游刃有~。

(4)(名)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数|五百~斤|一丈~。

(5)(名)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闲|业~|茶~饭后|兴奋之~|高歌~曲。

读音(jìn), 火部,共10画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 余~。 化为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