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廉寡耻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xiǎn lián guǎ chǐ 怎么读
注音: ㄒ一ㄢ ㄌ一ㄢˊ ㄍㄨㄚˇ ㄔˇ
繁体:鮮亷寡恥
感情 贬义成语
鲜廉寡耻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无廉洁之操守且不知羞耻。
出处:
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上之上》:“朝廷不复敦尚名节,故士大夫鲜廉寡耻,不知君臣之义。”
语法:
鲜廉寡耻作谓语、定语;指人没有廉耻。
示例:
金玉舟《赵匡胤》第35章:“我韩通决不像你这样鲜廉寡耻!”
近义词:
寡廉鲜耻
鲜廉寡耻的出处
折叠展开
自崇(崇宁))观(大观)以来,朝廷不复敦尚名节,故士大夫鲜廉寡耻,不知君臣之义。
-----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上之上》
鲜廉寡耻的典故
折叠展开
汉武帝曾派中郎将唐蒙负责治理夜郎、僰中二地。唐蒙到任后,见到征集的民工过多,便以战时法令处死了大帅,这引起了百姓的恐慌。汉武帝得知此事后,派遣司马相如前去责备唐蒙。司马相如写了《喻巴蜀檄》这份檄文,向巴蜀人民阐明,唐蒙的行为并非皇上的本意,并恳请他们理解并支持皇上开发西南夷的决策。 在檄文中,司马相如描绘了被征召的人们自相残杀、逃跑的情景,他认为这并非全是应征者的过错,而是“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意思是:父兄们没有严格教育子弟,没有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导致他们缺乏清廉、知耻的美德,社会风气也因此变得不淳厚。
鲜廉寡耻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鲜廉寡耻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