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 qiān jūn

发引千钧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fà yǐn qiān jūn 怎么读

注音 ㄈㄚˋ 一ㄣˇ ㄑ一ㄢ ㄐㄨㄣ

繁体發引千鈞

感情 贬义成语

发引千钧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 出处: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 语法:

    发引千钧作宾语、定语;同“千钧一发”。

  • 近义词:

    千钧一发

发引千钧的出处

折叠展开

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

发引千钧的典故

折叠展开

“发引千钧”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描述一种逻辑上的极端情况,即一根头发丝能够牵引起千钧(非常重的物体,一种夸张的说法)的重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个成语更多地被用来比喻形势或情况极端危险,就像一根头发丝上挂着千钧重物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断裂或崩溃。中山公子牟在《列子・仲尼》的故事中,被乐正子舆批评公孙龙的学说荒诞不经,特别是“发引千钧”这一观点。然而,公子牟反驳说,这并不是真的指一根头发能拉动千钧,而是用来比喻某种力量或原理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产生超乎寻常的效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引千钧”这个成语逐渐被引申为“千钧一发”,用来更加直接地表达形势的极端危险。例如,在《汉书》和韩愈的《与孟尚书书》中,都使用了类似的说法,强调形势的危急。总的来说,“发引千钧”这个成语及其后来的演变形式“千钧一发”,都是用来形容形势或情况极端危险,需要极度小心和谨慎处理的。

发引千钧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发引千钧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ā,fà), 又部,共5画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2.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3.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4. 散开,分散:发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6.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7.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9.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10. 开始动作:发动。

11.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读音(yǐn), 弓部,共4画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读音(qiān), 丿部,共3画

(1)(数)数目;十个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计。

读音(jūn), 钅部,共9画

(1)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是一钧:雷霆万~之势|千~一发。

(2)〈书〉敬辞;用于有关对方的事物或行为(对尊长或上级用):~座|~鉴|~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