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o yán niē

造言捏词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zào yán niē cí 怎么读

注音 ㄗㄠˋ 一ㄢˊ ㄋ一ㄝ ㄘˊ

繁体造言揑詞

感情 中性成语

造言捏词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捏造虚假的言词。

  • 出处:

    明·李贽《穷途说》:“今既乱以皮鞭打常闻矣,犹然不得快活,复怨怒上山,造言捏词。”

  • 语法:

    造言捏词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造言捏词的出处

折叠展开

今既乱以皮鞭打常闻矣,犹然不得快活,复怨怒上山,造言捏词。

-----明·李贽·《穷途说》

造言捏词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ào), 辶部,共10画

(1)(动)做;制作:创~|建~|~纸。

(2)(动)假编;捏造:~谣。

(3)(名)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甲~。

(4)(量)〈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早~|一年三~。

(5)(动)前往;到:~访|登峰~极。

(6)(动)成就:~诣|深~。

(7)(动)培养:可~之才。

读音(yán), 言部,共7画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读音(niē), 扌部,共10画

(1)(动)用拇指和别的手指夹:~住。

(2)(动)用手指把软东西弄成一定的形状:~泥人儿|~饺子。

(3)(动)故意把非事实说成是事实。

读音(cí), 讠部,共7画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