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g cùn zhī

方寸之地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fāng cùn zhī dì 怎么读

注音 ㄈㄤ ㄘㄨㄣˋ ㄓ ㄉ一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方寸之地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指心。

  •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 语法:

    方寸之地作宾语;指心。

  • 示例:

    寻省遭罹,万重不幸。方寸之地,自不能言;求人见谅,岂复容易?(唐 刘禹锡《上杜司徙启》)

  • 近义词:

    方寸地、弹丸之地、立锥之地、一矢之地

  • 反义词:

    五湖四海

方寸之地的出处

折叠展开

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战国前期·列子·《列子·仲尼》

方寸之地的典故

折叠展开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刘备礼贤下士,想方设法地招揽天下人才。有一个叫徐庶的人,便向刘备力荐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诸葛亮,同时也留下了徐庶,和诸葛亮一起替刘备出谋划策。徐庶足智多谋,是难得的人才。曹操为了逼迫徐庶为自己出谋划策,派兵打败了刘备,并软禁了徐庶的母亲。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和志士仁人都提倡以孝治天下。徐庶是个孝子,听说母亲被曹操软禁了,便心急如焚,决心到母亲身边竭尽孝道。于是,他便辞别刘备,忍辱负重地投奔曹操。徐庶辞别刘备时,用手指着自己的心,说:“我徐庶本来想与将军共图称霸天下的大业,这是我的本心。可是,如今母亲被曹操所俘,我的心绪已乱,留在您这里可能也不会有所作为,无济于事。现在特向您请求,我们从此分别吧。”说完,他投奔曹操去了。

方寸之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āng), 方部,共4画

(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

(2)(名)乘方:平~。

(3)姓。

(4)(名)方向:东~。

(5)(名)方面:正~。

(6)(名)地点、地区:~言。

(7)(名)方法:药~。

(8)(形)正直:品行~正。

(9)(副)正在;正当:~才。

(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读音(cùn), 寸部,共3画

(1)(量)长度单位:一~。

(2)(形)形容极短或极小:~步难行。

(3)姓。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dì,de), 土部,共6画
dìde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