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地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fāng cùn zhī dì 怎么读
注音: ㄈㄤ ㄘㄨㄣˋ ㄓ ㄉ一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方寸之地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指心。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语法:
方寸之地作宾语;指心。
示例:
寻省遭罹,万重不幸。方寸之地,自不能言;求人见谅,岂复容易?(唐 刘禹锡《上杜司徙启》)
近义词:
方寸地、弹丸之地、立锥之地、一矢之地
反义词:
五湖四海
方寸之地的出处
折叠展开
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战国前期·列子·《列子·仲尼》
方寸之地的典故
折叠展开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刘备礼贤下士,想方设法地招揽天下人才。有一个叫徐庶的人,便向刘备力荐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诸葛亮,同时也留下了徐庶,和诸葛亮一起替刘备出谋划策。徐庶足智多谋,是难得的人才。曹操为了逼迫徐庶为自己出谋划策,派兵打败了刘备,并软禁了徐庶的母亲。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和志士仁人都提倡以孝治天下。徐庶是个孝子,听说母亲被曹操软禁了,便心急如焚,决心到母亲身边竭尽孝道。于是,他便辞别刘备,忍辱负重地投奔曹操。徐庶辞别刘备时,用手指着自己的心,说:“我徐庶本来想与将军共图称霸天下的大业,这是我的本心。可是,如今母亲被曹操所俘,我的心绪已乱,留在您这里可能也不会有所作为,无济于事。现在特向您请求,我们从此分别吧。”说完,他投奔曹操去了。
方寸之地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方寸之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