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jiù

不失旧物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bù shī jiù wù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ㄕ ㄐ一ㄡˋ ㄨˋ

繁体不失舊物

感情 中性成语

不失旧物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旧物:旧的典章制度或原有的东西。指恢复原有的事业或山河

  •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 语法:

    不失旧物作谓语;指完全恢复。

  • 示例: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引洪景伯《贺表》:“齐人归郓、灌之田,不失旧物。”

  • 近义词:

    完璧归赵、物归原主

不失旧物的出处

折叠展开

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

不失旧物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不失旧物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shī), 丿部,共5画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读音(jiù), 丨部,共5画

(1)(形)过去的;过时的(跟“新”相对):~时代|~经验|~社会|不要用~脑筋对待新事物。

(2)(形)因经过长时间或经过使用而变色或变形的(跟“新”相对):~书|~衣服|窗纱~了。

(3)(形)曾经有过的;以前的(多用于现在已改变建制的行政区域):张家口是~察哈尔省省会。

(4)(形)老交情;老朋友:怀~|念~|亲戚故~。

读音(wù), 牜部,共8画

(1)(名)东西:~品|宝~。

(2)(名)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

(3)(名)内容、实质: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