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ào yán zhī xíng

造言之刑

  • 结构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zào yán zhī xíng 怎么读

注音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造言之刑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刑:刑罚。对造谣惑众的人所处的刑罚。

  • 出处:

    《周礼·地官·司徒》:“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郑玄 注:“造言,讹言惑众。” 唐 瞿昙悉达 《唐开元占经·人及鬼神占·讹言》:“《幽州录》曰: 张 推问造言之主,问何由言此?答曰:‘实无所承,恍惚不知言之耳!’”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台省·苛求姓名》:“古来以姓名谤人者,如 裴度 之绯衣坦腹, 宋郊 之国姓祀天,谗口造言,为千古痛恨。” 载泽 《奏请宣布立宪密折》:“彼虽欲造言,而无辞可籍。...

造言之刑的出处

折叠展开

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

-----··《周礼·地官·司徒》

造言之刑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ào), 辶部,共10画

(1)(动)做;制作:创~|建~|~纸。

(2)(动)假编;捏造:~谣。

(3)(名)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甲~。

(4)(量)〈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早~|一年三~。

(5)(动)前往;到:~访|登峰~极。

(6)(动)成就:~诣|深~。

(7)(动)培养:可~之才。

读音(yán), 言部,共7画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xíng), 刂部,共6画
[ xíng ]

1. 对犯罪的处罚: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

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刑讯。受刑。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