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n zhī shēng

弦歌之声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xián gē zhī shēng 怎么读

注音 ㄒ一ㄢˊ ㄍㄜ ㄓ ㄕㄥ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弦歌之声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 语法:

    弦歌之声作宾语;用于教学。

  • 示例:

    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空地有时成为操场,有时成为戏场,差不多整天都有弦歌之声在浩荡地激扬着。”

  • 近义词:

    弦歌之音

弦歌之声的出处

折叠展开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春秋·仲弓、子游等·《论语·阳货》

弦歌之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xián), 弓部,共8画

(1)(名)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有弹性:弓~|箭在~上|改~易辙。

(2)(名)(~儿)乐器上发声的线:管~乐。

(3)(名)〈方〉发条:上~。

(4)(名)直线与圆相交;在圆周内的部分叫弦:正~|余~。

(5)(名)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弦。

读音(gē), 欠部,共14画

(1)(名)歌曲:民~|山~儿|唱一个~儿。

(2)(动)唱:~者|高~一曲。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shēng), 士部,共7画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