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é lǎo yòu

携老扶幼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xié lǎo fú yòu 怎么读

注音 ㄒ一ㄝˊ ㄌㄠˇ ㄈㄨˊ 一ㄡˋ

繁体攜老扶幼

感情 中性成语

携老扶幼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携:牵引,搀扶。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形容不分老少全部出动

  • 出处:

    《新唐书·魏征传》:“贞观初,频年霜早,几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

  • 语法:

    携老扶幼作宾语、状语;指全部出动。

  • 示例: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16回:“只见携老扶幼,牵羊担酒,手执瓣香。”

  • 英语:

    bring along the old and the young

  • 近义词:

    扶老携幼

携老扶幼的出处

折叠展开

贞观初,频年霜早,几内户口并就关外,携老扶幼,来往数年,卒无一户亡去。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魏征传》

携老扶幼的典故

折叠展开

贞观初年(唐朝的一个时期)。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导致百姓生活困苦,不得不离开家园前往关外。百姓们为了生存,携带着家中的老人和小孩,踏上了艰难的迁徙之路。他们来回奔波数年,虽然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始终保持着家庭的完整和团结。携老扶幼的举动,不仅体现了百姓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也展现了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毅力。这种精神在困难时期尤为珍贵,成为了支撑百姓度过难关的重要力量。

携老扶幼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携老扶幼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xié), 扌部,共13画

(1)(动)携带:~酒|扶老~幼。

(2)(动)拉着(手):~手。

读音(lǎo), 老部,共6画

(1)(形)衰老;年岁大

(2)(名)老年人(常用作尊称):敬~院|扶~携幼。

(3)(动)〈口〉婉辞;多指老人死亡(必带“了”):隔壁前天~了人。

(4)(形)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厂|~朋友。

(5)(形)陈旧:~脑筋|~机器。

(6)(形)原来的:~脾气|~地方。

(7)(形)(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油菜太~了。

(8)(形)(食物)火候大:鸡蛋煮~了。

(9)(形)(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变质:~化|防~。(形)富有经验;老练:~手|~于世故。(副)长久:~主顾。(副)经常:人家~提前完成任务;咱们呢!(副)很;极:~早|~远。(形)〈口〉排行在末了的:~儿子|~妹子。前缀;用于称人、排行次序、某些动植物名:~化|防~。(形)富有经验;老练。

读音(fú), 扌部,共7画

(1)(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2)(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3)(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读音(yòu), 幺部,共5画

(1)(形)幼小

(2)(形)(年纪)小;未长成:~虫|~根|~林|~苗|~师|~体|~芽|~株。

(3)(名)小孩儿:~儿园|妇~|扶老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