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ng hán chán

仗马寒蝉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zhàng mǎ hán chán 怎么读

注音 ㄓㄤˋ ㄇㄚˇ ㄏㄢˊ ㄔㄢˊ

繁体仗馬寒蟬

感情 中性成语

仗马寒蝉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 出处:

    《冷眼观》第30回:“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

  • 语法:

    仗马寒蝉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示例:

    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未免好恶倒置,令人不解。(《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三十回)

  • 近义词:

    噤若寒蝉

仗马寒蝉的出处

折叠展开

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李林甫传》

仗马寒蝉的典故

折叠展开

东汉名臣杜密,面对宦官乱政,勇毅不屈,极力抨击其恶行,却因此遭遇罢免,退归故里。返乡后,杜密心忧国事,反观同乡刘胜,虽同为归隐之人,却选择闭门自守,不问外界风雨。当颍川太守王昱提及刘胜多次婉拒征召,显其高洁时,杜密直言不讳,指出刘胜实则逃避责任,不举贤才,不抑奸邪,于国于民,乃是失职之咎。 及至唐代,李林甫长期把持朝政,长达十九载,期间擅权专断,朝堂风气萎靡,群臣噤若寒蝉。杜琎斗胆上书直谏,却遭李林甫设计贬谪。杜琎在贬谪前,对同朝官员哀叹:“身处朝堂,顺从似乎成了唯一选择,我们的处境如同殿阶下的骏马,默然无声,尚可得享富贵;一旦鸣叫,揭示真相,便难逃被遗弃的命运。”此言一出,众臣沉默,深知言路之艰,自此,朝中再无敢直言劝谏者。这两个故事,分别通过杜密与杜琎之口,揭示了忠臣直言的艰难与悲哀,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的压抑与扭曲。

仗马寒蝉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àng), 亻部,共5画

(1)(动)执;拿着(兵器)

(2)(名)兵器的总称:仪~。

(3)(动)凭借;倚仗:~势欺人。

(4)(动)指战争或战斗:打好春耕生产这一~。

读音(mǎ), 马部,共3画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hán), 宀部,共12画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

读音(chán), 虫部,共14画

(名)一种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发出尖锐的声音。也叫“知了”:~蛹|~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