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镂心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kè gǔ lòu xīn 怎么读
注音: ㄎㄜˋ ㄍㄨˇ ㄌㄡˋ ㄒ一ㄣ
繁体:刻骨鏤心
感情 中性成语
刻骨镂心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
孙犁《秀露集 戏的梦》:“我见到和听到的,亲身体验到的,甚至刻骨镂心的,是另一种现实,另一种生活。”
语法:
刻骨镂心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虽刻骨镂心,难报万一。(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七回)
英语:
remember with gratitude to the end of one's life
近义词:
刻骨铭心
刻骨镂心的出处
折叠展开
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刻骨镂心的典故
折叠展开
唐代诗人李白,在安州游历时写给李(京之)长史自我推荐的书信,期望得到赏识而受到任用。在这之前,李白曾经得罪李长史,但李长史原谅了他,所以在书信中,他引用《世说新语・政事》:晋代王承任东海郡太守时,有一个人因为在老师家读书读到太晚,回家时犯了宵禁,王承就说:“鞭打像宁越一样勤学的人来树立威名,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于是派人送他回家。李白以这则故事来赞扬李长史的宽宏大量,并且表明会将李长史的恩德刻在骨头,记在心上。后来“刻骨铭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感受深刻,难以忘怀。
刻骨镂心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刻骨镂心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