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 guài zhī tán

谲怪之谈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jué guài zhī tán 怎么读

注音 ㄐㄩㄝˊ ㄍㄨㄞˋ ㄓ ㄊㄢˊ

繁体譎恠之談

感情 贬义成语

谲怪之谈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谲怪:怪诞。荒诞不稽的言论。

  • 出处: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康回倾地,夷羿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日,谲怪之谈也。”

  • 语法:

    谲怪之谈作主语、宾语;指荒诞不稽的言论。

  • 示例:

    谲怪之谈不可信

  • 近义词:

    无稽之谈

  • 反义词:

    言之凿凿

谲怪之谈的出处

折叠展开

康回倾地,夷羿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目,谲怪之谈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

谲怪之谈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ué), 讠部,共14画

(动)欺诈;玩弄手段:诡~。(形)奇特;怪异:诡~。(形)奇特;怪异

读音(guài), 忄部,共8画

(1)(动)奇怪:~事。

(2)(动)觉得奇怪:大惊小~。

(3)(副)〈口〉很;非常:~不好意思的|箱子太沉;提着~费劲的。

(4)(名)怪物;妖怪(迷信):鬼~。

(5)(动)责备;怨:这不能~他;只~我没交代清楚。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tán), 讠部,共10画

(1)(动)说话或讨论:~论|~心。

(2)(名)所说的话:高~|奇~。

(3)(T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