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善尽美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褒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jìn shàn jìn měi 怎么读
注音: ㄐ一ㄣˋ ㄕㄢˋ ㄐ一ㄣˋ ㄇㄟˇ
繁体:儘善儘美
感情 褒义成语
尽善尽美的意思
解释:
尽:极;善:好。内容和形式都完美无缺;没有缺点。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
出处: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哀公问五义》:“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焉。”
语法:
尽善尽美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示例:
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尽善尽美。(唐 韩愈《与崔群书》)
英语:
reach perfection
日语:
善美(ぜんび)の極致(きょくち)
俄语:
идеáльный<превосходный>
其他:
<德>perfekt
<法>absolument parfait 近义词:
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精美绝伦、无懈可击、尽如人意、白璧无瑕
反义词:
一无是处、一无可取、一塌糊涂
尽善尽美的出处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春秋末期·孔子等·《论语·八佾》
尽善尽美的典故
在春秋时期的齐国,音乐艺术蓬勃发展,其中韶乐与武乐尤为盛行。韶乐以其优雅宁静的旋律,如春风轻拂,使人心情舒畅,精神焕发;而武乐则以其豪放激昂的音调,如同烈火熊熊,让人热血沸腾。孔子,这位崇尚礼乐之道的智者,对这两种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对韶乐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尽美矣,又尽善也”。他认为,韶乐之美不仅在于其旋律的优雅与节奏的和谐,更在于其内涵的深厚,它歌颂了帝王的高尚品德,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然而,对于武乐,孔子虽然欣赏其铿锵有力的音调所展现出的独特美感,但由于其内容既赞美了周代的丰功伟绩,又描绘了讨伐纣王的残酷场面,孔子认为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 “尽善尽美”这一成语,便是源自孔子对韶乐的评价“尽美矣,又尽善也”。它也被称作“尽美尽善”,用于形容事物达到了完美的境地,无可挑剔,既具有外在的美丽动人,又具备内在的善良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