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 lèi xià

声泪俱下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shēng lèi jù xià 怎么读

注音 ㄕㄥ ㄌㄟˋ ㄐㄨˋ ㄒ一ㄚˋ

繁体聲涙俱下

感情 贬义成语

声泪俱下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俱:都。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 出处:

    《晋书 王彬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 语法:

    声泪俱下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 示例:

    他讲到激昂时,声泪俱下。(邹韬奋《经历 高等法院》)

  • 英语:

    in a tearful voice

  • 日语:

    涙声 (なみだごえ)になって

  • 俄语:

    говорить сквозь слёзы

  • 其他:

    <法>avoir des larmes dans la voix

  • 近义词:

    痛哭流涕、热泪盈眶、泪如泉涌

  • 反义词:

    笑容可掬、兴高采烈、心花怒放

声泪俱下的出处

折叠展开

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唐·房玄龄等·《晋书·王彬传》

声泪俱下的典故

折叠展开

在西晋的末年,时局如同翻涌的波涛,极不稳定。琅琊的王彬,被朝廷委以重任,前往劝说他的兄长王敦,那位正率兵反抗朝廷的将领。然而,王敦之前已经斩杀了守将周伯仁,而周伯仁,正是王彬的至交好友。 当王彬得知这位知己好友的不幸离世,他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涌来。在周伯仁的墓前,王彬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放声大哭,泪水如同断线的珠子般滑落。他愤怒地指责王敦:“周伯仁,既是你的长辈,也是你的朋友,你怎能如此狠心,亲手将他杀害!”王彬的哭声充满了悲愤,他的言辞慷慨激昂,泪水与声音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极度悲伤的画面。 从此,“声泪俱下”这个词,便常常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悲伤和哀痛时,哭泣的同时,泪水也止不住地流淌的情景。

声泪俱下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ēng), 士部,共7画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读音(lèi), 氵部,共8画

(名)眼泪;泪液。

读音(xià), 一部,共3画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声泪俱下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