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ǎn rán ruò

坦然自若

  • 结构 补充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tǎn rán zì ruò 怎么读

注音 ㄊㄢˇ ㄖㄢˊ ㄗˋ ㄖㄨㄛ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坦然自若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 语法:

    坦然自若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神情。

  • 示例:

    这时的小锁柱,尽管手中平端着匣子枪,匣枪张着大机头,可是,他的脸上,却是一派坦然自若的神色。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

  • 英语:

    in a state of peaceful expose

  • 其他:

    <德>seine Gemütsruhe bewahren

  • 近义词:

    镇定自若

  • 反义词:

    忸忸怩怩

坦然自若的出处

折叠展开

公负经纶之器,韬王霸之略,自委洎外台,栖迟下位,出人从事,十数年间,坦然而自若者,何哉?盖知才有所必伸,命有所必与,非苟而已。

-----唐·张九龄·《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裴公碑铭序》

坦然自若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坦然自若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tǎn), 土部,共8画

(1)(形)平而宽广

(2)(形)坦白;坦率。

(3)(形)心里安定:~然|~荡。

读音(rán), 灬部,共12画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读音(zì), 自部,共6画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读音(ruò,rě), 艹部,共8画
ruòrě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 〔般若〕见“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