ān nèi rǎng wài

安内攘外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ān nèi rǎng wài 怎么读

注音 ㄢ ㄋㄟˋ ㄖㄤˇ ㄨㄞ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安内攘外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出处: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 语法:

    安内攘外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

  • 示例:

    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 英语:

    to maintain internal security and repel foreign invasion

  • 近义词:

    抽薪止沸

安内攘外的出处

折叠展开

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

安内攘外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ān), 宀部,共6画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读音(nèi,nà), 丨部,共4画
nèinà

1.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1. 古同“纳”,收入;接受。

读音(rǎng), 扌部,共20画

(1)(动〈书〉

(2)排斥:~除|~外。

(3)抢:~夺。

(4)捋起(袖子):~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

读音(wài), 夕部,共5画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安内攘外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