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ā liǎn

抓破脸子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zhuā pò liǎn zǐ 怎么读

注音 ㄓㄨㄚ ㄆㄛˋ ㄌ一ㄢˇ ㄗˇ

繁体抓破臉子

感情 中性成语

抓破脸子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见“抓破脸皮”。

  • 出处:

    张天翼《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 语法:

    抓破脸子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近义词:

    抓破面皮、抓破脸皮

抓破脸子的出处

折叠展开

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当代·张天翼·《清明时节》

抓破脸子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成语接龙(顺接)

抓破脸子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uā), 扌部,共7画

(1)(动)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

(2)(动)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破|~痒痒。

(3)(动)捉拿;捕捉:~获|~土匪。

(4)(动)加强领导;特别着重(某方面):~生产|~重点。

(5)(动)抢着做:三~两~就把工作~完了。

(6)(动)吸引(人注意):情节~住了观众。

读音(pò), 石部,共10画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

读音(liǎn), 月部,共11画

1.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圆~。洗~。

2.(~儿)某些物体的前部:门~儿。鞋~儿。

3.情面;面子:丢~。不要~。

4.(~儿)脸上的表情:笑~儿。把~一变。

读音(zǐ), 子部,共3画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