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 sǒng rán

毛发耸然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máo fā sǒng rán 怎么读

注音 ㄇㄠˊ ㄈㄚ ㄙㄨㄥˇ ㄖㄢˊ

繁体毛發聳然

感情 中性成语

毛发耸然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见“毛发悚然”。

  •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朵思见之,毛发耸然,回顾孟获曰:‘此乃神兵也!’”

  • 语法:

    毛发耸然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 近义词:

    毛发悚然、毛骨悚然、毛发悚立

  • 反义词:

    镇定自若

毛发耸然的出处

折叠展开

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耸然。

-----唐·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序》

毛发耸然的典故

折叠展开

南宋洪迈创作的文言志怪集《夷坚志·大浑王》中写道:“未几,因出谒,过娄氏之门,毛骨凛然俱竦,即得疾。扶归家,信宿而卒。”故事是这样的: 绍兴年间,有一个名叫兴祖的人,他博学而有文采,性格豪放、洒脱不拘。一日,兴祖梦到了已经故去的好友娄虡,他们骑着千里马去到了一座官府,娄虡告诉兴祖说:“这里将是你处理公务的地方。”一会儿,一个小孩拉着兴祖的衣角,娄虡又告诉他:“你的孩子已经在这里等你了。”兴祖定睛一看,竟是他几年前失去的孩子。这时,娄虡叮嘱他:“你先回去,过几日我会来接你。”兴祖正要牵马离去,却突然惊醒。 次日,兴祖将梦境告诉朋友们,他们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不久后,兴祖经过娄虡的家门,全身毛骨悚然,恐惧的感觉如寒冰刺骨,随即就病倒了。仅过三日,便撒手人寰。 后来,这个故事衍生出了成语“毛骨悚然”,也作“毛骨竦然”“毛发悚然”等。表示毛发竖起,骨头发冷。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景象时极端恐惧的样子。

毛发耸然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máo), 毛部,共4画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4.  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5.  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6.  行动急躁:毛躁。

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8.  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9.  货币贬值:钱毛了。

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11.  姓。

读音(fā,fà), 又部,共5画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2.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3.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4. 散开,分散:发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6.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7.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9.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10. 开始动作:发动。

11.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读音(sǒng), 耳部,共10画

(1)(形)耸立:高~|~入云霄。

(2)(动)引起注意;使人吃惊:危言~听。

读音(rán), 灬部,共12画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