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sān

三吐三握

  • 结构
  • 感情
  • 年代
  • 热度一般成语

拼音 sān tǔ sān wò 怎么读

注音 ㄙㄢ ㄊㄨˇ ㄙㄢ ㄨㄛˋ

繁体

感情

三吐三握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史记 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后以“三吐三握”为求贤殷切之典。

  • 出处:

    《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三吐三握的出处

折叠展开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世家》

三吐三握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tǔ,tù), 口部,共6画
tǔtù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 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3. 说出:吐话。一吐为快。

1.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

2.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wò), 扌部,共12画

(动)攥在手里;用手拿或抓:~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