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 chún gēng

千里莼羹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qiān lǐ chún gēng 怎么读

注音 ㄑ一ㄢ ㄌ一ˇ ㄔㄨㄣˊ ㄍㄥ

繁体千裏蒓羹

感情 中性成语

千里莼羹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味道鲜美,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

  •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 语法:

    千里莼羹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

  • 示例:

    百年蓬鬓关心切,千里莼羹与愿违(金 王渥《驿口桥看白莲》诗)

千里莼羹的出处

折叠展开

陆机诣王武子(济),武子有数斛羊酪,指以示陆:“卿东吴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尊羹,未下盐豉。”

-----晋·郭澄之·《郭子》

千里莼羹的典故

折叠展开

晋朝的著作郎、平原内史陆机, 原来是三国时吴国丞相陆逊的孙子, 晋国平定吴国时被俘获了。陆机博学多才,很善于写文章, 也很讲礼节。因此晋朝的司空张华说过:“这次平定吴国的最大收获, 是得到了陆机、陆云两兄弟。”可见当时人们对陆机的推崇。有一次, 陆机拜访了晋朝王浑司徒的第二个儿子王武子, 王武子在酒筵上摆出了数斛羊酪,向陆机作介绍,并问道:“你们江东 (指吴国的地方)有什么比羊酪更可口的?”陆机说:“家乡有一种千里湖出产的莼菜做的汤可以匹敌。”

千里莼羹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iān), 丿部,共3画

(1)(数)数目;十个百。

(2)(形)比喻很多:~方百计。

读音(lǐ), 里部,共7画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读音(chún), 艹部,共10画

(名)莼菜;多年生水草;叶子呈椭圆形;深绿色;漂在水面上;开暗红色小花。嫩叶可以食用。也说水葵。

读音(gēng), 羊部,共19画

(名)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