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dòng zhòng

起师动众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生僻成语

拼音 qǐ shī dòng zhòng 怎么读

注音 ㄑ一ˇ ㄕ ㄉㄨㄥˋ ㄓㄨㄥˋ

繁体起師動衆

感情 中性成语

起师动众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出处:

    《晋书·吕纂传》:“夫起师动众,必参之天人,苟非其时,圣贤所不为。”

  • 语法:

    起师动众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大规模行动。

  • 英语:

    draw in a lot of people to do something

  • 近义词:

    起兵动众、行师动众、兴师动众

  • 反义词:

    小打小闹、单枪匹马

起师动众的出处

折叠展开

夫起师动众,必参之天人,苟非其时,圣贤所不为。

-----唐·房玄龄等·《晋书·吕纂传》

起师动众的典故

折叠展开

在战国时代,吴起身为魏国的西河太守,受到了魏武侯魏击的高度认可。某日,魏武侯询问吴起:“关于治理国家以达到无敌之态,是否在于制定严苛的法律,并确保赏罚分明呢?” 吴起深思熟虑后,从战略的高度给出了回答:“国家的强盛,并非仅仅依赖于严刑峻法。真正的无敌之道,在于人心所向。当将军的号令发布,士兵们乐意聆听并服从;当战争来临,需要调动兵马时,士卒们欣然响应,乐意出征;而当战场上刀光剑影,生死交织之际,士兵们却毫无畏惧,甚至乐于为国家捐躯。这三点,才是君主所应依赖的。” 魏武侯听后,继续追问:“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三者,使士兵们心甘情愿地为国家效命呢?” 吴起微笑着回答:“这并不难。君主只需做到赏罚分明,提拔有功之人,给予他们应有的奖赏,以彰显功绩的尊贵;而对于那些尚未建功立业的人,也要给予适当的激励和鼓励,让他们看到立功的希望和可能。如此,士兵们自然会争先恐后,为了荣誉和奖赏而英勇作战,国家也将因此无人敢犯。”

起师动众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起师动众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ǐ), 走部,共10画
[ qǐ ]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xīng)起。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读音(shī), 丨部,共6画
[ shī ]

1.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为人师。

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3. 效法:师法古人。

4. 榜样:师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7. 军队:会师。出师。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9. 一国的首都:京师。

10. 姓。

读音(dòng), 力部,共6画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

读音(zhòng), 人部,共6画

(1)(形)多;许多。

(2)(名)许多人:~生|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