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ùn ér xué

困而不学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kùn ér bù xué 怎么读

注音 ㄎㄨㄣˋ ㄦˊ ㄅㄨˋ ㄒㄩㄝˊ

繁体困而不壆

感情 中性成语

困而不学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出处: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语法:

    困而不学作谓语;指遇到困难却不肯学习。

  • 示例:

    困而不学,终于不知,斯为下尔。(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第七卷)

  • 反义词:

    困而学之

困而不学的出处

折叠展开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春秋·孔子弟子等·《论语·季氏》

困而不学的典故

折叠展开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教育弟子:做君子要坚持学习,困而学之就会成为圣贤,困而不学那就没希望了。重新振奋弟子们的士气。

困而不学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困而不学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kùn), 囗部,共7画

(1)(动)陷在艰难痛苦中无法摆脱:为病所~。

(2)(动)控制在一定范围里;围困:~守。

(3)(动)疲乏:~乏|~顿。

(4)(动)疲乏想睡:你~了就先睡。

(5)(动)〈方〉睡:~觉。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bù), 一部,共4画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xué), 子部,共8画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