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 sǒng rán

毛骨竦然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感情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máo gǔ sǒng rán 怎么读

注音 ㄇㄠˊ ㄍㄨˇ ㄙㄨㄥˇ ㄖㄢˊ

繁体

感情 贬义成语

毛骨竦然的意思

折叠展开
  • 解释:

    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 出处:

    清 李渔《比目鱼 狐威》:“那些租户债户见了,赫得毛骨竦然。”

  • 语法:

    毛骨竦然作定语、状语;指十分恐惧。

  • 示例:

    淑英看得毛骨竦然,淑华看得怒气冲天。巴金《春》

  • 英语:

    be bloodcurdling

  • 近义词:

    毛骨悚然

  • 反义词:

    镇定自若、面不改容、无所畏惧

毛骨竦然的出处

折叠展开

余凡七见真迹,一在扬州司德用家,二牛相斗,毛骨竦然。

-----宋·汤垕·《画鉴·唐·戴嵩》

毛骨竦然的典故

折叠展开

绍兴年间,有位名叫兴祖的才子,学识渊博且文采飞扬,性情豪迈不羁。一日,兴祖梦中与已故挚友娄虡重逢,二人共乘千里马至一官府前,娄虡告知此处将是兴祖未来履职之地。旋即,一童子扯住兴祖衣襟,娄虡笑言此乃兴祖亡子,已在此等候多时。兴祖定睛观瞧,果真是他多年前痛失的爱子。娄虡旋即嘱咐兴祖先行返回,数日后自会前来迎接。言罢,兴祖正欲牵马离去,却猛然惊醒。次日,兴祖将梦中奇遇告知友人,众人皆觉此乃不祥之兆。未几,兴祖途经娄虡宅邸,忽感周身毛骨悚然,恐惧如寒冰刺骨,旋即病倒。仅隔三日,便溘然长逝。此后,这段奇遇衍化出“毛骨悚然”一词,亦作“毛骨竦然”或“毛发悚然”,用以描绘人遭遇阴森恐怖或悲惨景象时,因极度惊惧而毛发竖立、骨头发冷的情状。

毛骨竦然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máo), 毛部,共4画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4.  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5.  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6.  行动急躁:毛躁。

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8.  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9.  货币贬值:钱毛了。

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11.  姓。

读音(gǔ,gū), 骨部,共9画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读音(sǒng), 立部,共12画

(1)(形)〈书〉恭敬。

(2)同“悚”。

读音(rán), 灬部,共12画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燃”。

毛骨竦然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