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肉味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感情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热度常用成语
拼音: bù zhī ròu wèi 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ㄓ ㄖㄡˋ ㄨㄟˋ
繁体:
感情 中性成语
不知肉味的意思
折叠展开
解释: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语法:
不知肉味作谓语、定语;指生活贫困。
示例: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小人已三月不知肉味矣。”
反义词:
食前方丈、日食万钱
不知肉味的出处
折叠展开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
不知肉味的典故
折叠展开
孔子在齐国的时候,有一天,他感到心情烦闷,便到郊外散步。忽听到一阵悦耳的音乐,随风传来。孔子循声走去,只见一个老人,正在树林边演奏《韶》乐。那乐声十分悠扬动听,将孔子心中的烦闷,驱逐得一干二净。孔子听得如醉如痴,直到日落西山,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孔子一直陶醉在这音乐声中,只觉得这个音乐好听,不知道吃肉的滋味如何。他对学生说:“没想到这音乐竟美到这种境界呢!” 不知道肉的滋味。形容陶醉于美妙的乐曲,到了食不知味的地步。后也用来形容生活艰苦。
不知肉味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不知肉味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